10月3日,由中核地質科技有限公司(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)葛祥坤、范光和李婷研究員等研究發現的新礦物鈮包頭礦(niobobaotite)獲得國際礦物協會新礦物、命名及分類委員會(IMA CNMNC)的正式批準,批準號為IMA 2022-127a。這是我國核地質系統成立近70年來發現的第13個新礦物,是中核集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、大力支持基礎創新的又一原創性新發現。
鈮包頭礦發現于世界著名的內蒙古包頭市的白云鄂博礦床,產出于鈮-稀土-鐵礦石中,呈棕色至黑色,柱狀或板狀,半自形至他形,粒度約為20~80μm。鈮包頭礦是一種富含Ba、Nb、Ti、Fe、Cl的硅酸鹽礦物,其理想式為Ba4(Ti2.5Fe2+1.5)Nb4Si4O28Cl,屬四方晶系,空間群I41a (# 88)。
鈮包頭礦背散射電子圖像
鈮包頭礦的晶體結構圖[001]
——文章來源:洲際礦山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圖文文章如有
侵權,敬請聯系刪除,謝謝!
在線客服
服務熱線
0755-29016522
17727482613
微信二維碼
返回頂部